新闻中心News Center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清华姚班

申请回忆录(连载)

写在前面


这篇回忆录写于我接了Offer 并收到 Fellowship 后,包括了我的基本背景信息及从准备申请开始(2020年12月)的大多数经历和经验由于个人背景、专业和时间的特殊性,不保证我的所有应对方式都可以generalize到任何情况。事实上,在我拿到Offer后查阅资料时感到非常后怕,因为我的很多处理方式都是非常无知激进的,也做了不少很傻的事情。(PS:下文中会提到具体的学校/老师/中介,但不表达任何关于选校/选导师/选中介的推荐/反对/广告倾向,大家在做出相关选择时一定要慎重,有自己的判断)


本文对于读者的另一个参考之处,在于我对招生规则有了一个详尽的认识和自己的思考:我在接下Offer后和教授复盘了我的申请,获得了很多关于申请的有用信息,希望能给读者以帮助。 


背景

· 方向: AI/ML/NLP,主申 NLP,副申 CV

· 科: 清华姚班本科,GPA3.7+/4(专业GPA 3.9+),托福 95(口语22),无 GRE。

· 科研: 两段相关科研经历,国内实习+国外春研,一篇AAAI Workshop,一篇ICLR在投(申请提交后 accepted),均为共同一作。

· 推荐信: 有Mila教授强推、姚班前班主任强推、姚班现班主任不知道多强的推、一个课程推。 

· 申请: 共申请了8个学校的ML PhD + CMU的3个MS,学校均为CSRanking排名Top 10(除了春研学校无排名),无保底。 

· 录取: 获得了3个PhD offer。

· 最终去向: 去了UIUC,收到了额外的 Fellowship。


参考资料与公认信息

对于今年来说,PhD 材料的重要性排序为:Paper ≈ 推荐信 >> GPA >SOP>> 托福。由于大多数学校,尤其是美国学校,因为疫情关系取消了GRE的要求,因而直接减少了一项艰苦的任务,所以我的时间安排也严格地按照排序不等式,花了较多时间在认真工作发paper拿推荐信; GPA就划划水4.0万岁,不喜欢上的课,如物理、量子、ML理论就随缘上上拿3.6; 英语虽然很早就背了单词,但拖到申请前一个月才开始做题报考。


因为请了中介的缘故,我在申请前几乎没有看任何和申请有关的网上资料。申请前看的唯一资料是n+e学长的申请回忆录。n+e学长也是我的高中学长,他的申请方向和我类似,背景也比较类似(去了同一个地方研修),因而对我比较有参考性。如果有类似方向或背景的读者,也可以先参考那篇文章。N+e学长的其他博客也非常有参考性,人也非常善良热心。对于没有请中介的读者,也可以考虑一下我报名的中介(后文有提到)。


背景+申请前本科院系和成绩


·本科院系

本科院系是申请中最不可控(最早就确定而不可更改)的一项。我非常的幸运,在清华大学的姚班读正统的CS。可能很多人不认同这一点,在之后的复盘中,我发现这一项对申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从直接因果关系来说,有不少学校会给好的本科院系打高分(至少有好印象); 从间接方面,好的本科院系的教授一般也都经历过申请,其推荐信自然更强、更有说服力,而没经历过申请的学校往往会让学生自己写推荐信(而被招生官一眼认出直接筛掉)。正因如此,美本的申请结果常年好于陆本(主要是connection比较好,其次英语也有很大优势)。所以如果本科院系不太好,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提升了(特别是paper和推荐信)。


·GPA

我GPA比较低,加0.3改革后只有3.7+/4.0,在同班和舍友中基本拿不出手。不过也有一个可以回旋的余地,我主要是体育和大一的微积分比较差,专业GPA还看得过去,有3.9+。当然和专业GPA4.0的B同学(本文中所有的B同学都指代同一个人,和我同班,申请大方向为TCS)没得比,但至少看得过去。


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懒惰。我愿意为我喜欢的事情废寝忘食,但极为反感在排斥、厌恶的事情上花哪怕一点时间。正因如此,我不会在一些我没有前置技能也没有兴趣的课程(如物理、量子等)花费一点点额外的时间,更不会像卷王B同学一样花费远多于其他课程的时间来补上前置技能——我相信长板效应,而反对短板效应。这些时间我宁愿睡觉打游戏也不想花费在这些边际收益极低的事情上。

从某种意义上,这个缺点的结果是多面性的,在 GPA方面我只是拿了几门专业课的3.6,却多了不少空闲时间,虽然这些空闲时间似乎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我并没有在暑研前加入任何一个校内的实验室(后面会详细讲述)。


N+e学长的信息认为GPA只是一个门槛,只需要过一个3.5~3.6的线,我其实不是很认同。因为每个本科学校的GPA规则不太一样,MS和PhD的要求也不一样——MS的申请不强求paper,除了推荐信基本就是看GPA了。


有一种说法是可以通过申请WES认证来unify并提高GPA,不过对P/F课程和有退课情况的来说不太友好。提高GPA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找学期交换的机会,去美国高校交换一个学期,选他们的专业课刷GPA替代本院专业课,因为一些美国高校往往比较容易给分而不会正态压分。还有,如果你的GPA不好或者有异常(比如某一学期成绩比较差),我建议在SOP里解释一下。


·英语

我的英语只考了两次,11 月 14 日考了一次,成绩是91=25+21+22+23;11月22 日考了一次,成绩是95=29+23+21+22,都是在2020年11月考的。我的英语备考安排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反面教材:在11月之前,我只是在背单词,没有做任何针对性的训练,关键是单词也没记住多少。直到11月才开始做一些TPO来复预习。


我之前和一大堆同学一起报了一个xdf托福,上了几节感觉都在教一些莫名其妙的技巧,冬天早起骑三公里车上课又太痛苦,就和大家一起都退课了; 后来又和另一大堆同学(交集为2)一起报了一个yyy的GRE网课,单词网课才开了个头,没有到一对一辅导的阶段,只是感觉用词源来背单词、像中文一样拆分单词比较神奇,也没怎么学; 春研阶段的网课录了也没怎么看,后来发现GRE不要求后就再也没打开过......


第一次考托福时,阅读不太熟练,勉勉强强卡着时间限制做完; 听力由于TPO软件的限制,在考场上才知道不能回去改前面的题; 语和作文都是第一次做,语的后几个task就像在打辩论赛,需要短时间记录信息并组织语言,除了第一个问题时间用了太长,第二个问题时间又用了太短外,其他自我感觉都不错。第二次因为晚上喝了些茶导致整夜失眠(当然可能也有焦虑所致,毕竟这之后到申请前不太可能再考托福了),考前靠风油精强打精神,这次阅读倒是做得特别顺利,不仅进行了检查还通读了文章;但到听力的时候,意识就开始有点模糊了。


我这两次考试都是听力加试。两次写作时,我好像都选到了那个“错误”(不符合出题人意图)的观点上,因而分数都不高。但我是真的不认可那个“正确”的观点,而且也没有论据......关于考试技巧和安排,我是真的完全提供不了任何正面的经验。我只能建议大家多安排一些时间来备考,不要拖得太晚。由于排序不等式的存在,我直到10月都还没开始花整块时间学英语,只是心里怀着对英语的愧疚撰写paper、补充实验。这其中也有懒惰的因素,我对学英语的兴趣远远远远低于做research,因而也比较排斥而不断拖延,其实我在加拿大时报过一次GRE,但后来一直都在做科研根本没预习,就给取消掉了。


关于申请的英语要求,综合n+e的博客和我的信息,大概有这些:

今年Top20 CS的所有美国学校的PhD项目都不要求GRE,而硕士也只有很少的学校有硬性要求(如CMU MS要求没有GRE但必须SOP说明,UCSD MS不要求GRE),甚至连哈佛这样的学校根本不接受GRE送分也不允许SOP提到GRE; 然而欧洲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求GRE成绩。但是,GRE的要求不一定有持续性,部分学校只有今年不要求GRE,而另一些学校则是从今年开始再也不要求GRE,所以明年申请但还没开始备考的同学,一定要谨慎决定是否需要花时间备考。大多数学校的托福“硬性要求”都是90~95,这也是我没有再去重考的原因,只有斯坦福的要求是 100(不过听说也有90+的同学被录取了,应该是用其他极其优秀之处弥补的)。注意,有一些学校对成绩有细分的要求,比如UIUC要求口语到22,不然“录取希望渺茫” 。Mila在内的一些加拿大学校则对英语完全没有要求。


· 科研和 paper

培训团队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e世界财富中心c座9层945室
电话:010-62681308/4308, 010-62418209    18801026993
办公1时间:周二-周六10:00-17:00,加急预约留学咨询请电联18801026993

Copy Right © 2018 nus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7483号-1 网站开发 壹云科技
扫一扫关注我们